CSS overflow-wrap新属性值anywhere 用法大全
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1/12 浏览:2)

一、先了解下overflow-wrap属性

CSS overflow-wrap新属性值anywhere 用法大全

CSS overflow-wrap 属性其实就是以前的 word-wrap 属性,MDN现在直接把 word-wrap 的文档页跳转到 overflow-wrap 属性的文档页了。

由于 overflow-wrap 属性IE浏览器不支持,而其他现代浏览器依然支持老的 word-wrap 属性语法,因此,没有任何理由使用 overflow-wrap 属性。

直到有一天 overflow-wrap 属性突然支持了一个新的属性值 anywhereoverflow-wrap 属性就有了使用的理由了。

overflow-wrap 属性的正式语法如下:

overflow-wrap: normal | break-word | anywhere

二、anywhere有什么用

在展开技术属性值 anywhere 的作用之前,先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,关于“硬换行”和“软换行”。

硬换行在文本的换行点处插入了实际换行符,而软换行的文本实际上仍在同一行,但看起来它被分成了几行,例如 word-break:break-all 让长英文单词就属于软换行。

anywhere和break-word的异同

在正常状态下, anywherebreak-word 的表现是一样的,即如果行中没有其他可接受的断点,则可以在任何点断开原本不可断开的字符串(如长单词或URL),并且在断点处不插入连字符。

用人话解释就是连续的英文字符如果可以不用断就不断,如果实在不行,就断开,因此相比break-all可能会留白。如下图所示:

CSS overflow-wrap新属性值anywhere 用法大全

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:“ word-break:break-all和word-wrap:break-word的区别 ”。

下面讲下不同支持, anywherebreak-word 的不同之处在于,在 overflow-wrap:anywhere 计算最小内容尺寸的时候会考虑软换行,而 overflow-wrap:break-word 不会考虑软换行。

例如下面这个例子:

<p class="anywhere">I'm zhangxinxu.</p>
<p class="break-word">I'm zhangxinxu.</p>
p {
    display: inline-block;
    width: min-content;
    padding: 10px;
    border: solid deepskyblue;
    vertical-align: top;
}
.anywhere {
    overflow-wrap: anywhere;  
}
.break-word {
   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;
}

结果在Chrome浏览器下的效果就像下图这样:

CSS overflow-wrap新属性值anywhere 用法大全

可以看到,应用了 overflow-wrap:anywhere 声明的元素的最小宽度是把每一个英文单词都破开后的宽度,而应用了 overflow-wrap:break-word 声明的元素还是按照默认的最小宽度规则进行计算。

有此可见, overflow-wrap:anywhere 就像是 overflow-wrap:break-wordword-break:break-all 声明的混合体,主要用在弹性布局中,即元素尺寸足够的时候单词尽量完成显示,不随便中断,如果尺寸不够,那就能断则断。

三、兼容性和结语

overflow-wrap:anywhere 声明目前兼容性还不算乐观,目前(2020年3月)Safari浏览器还不支持,Chrome浏览器也是刚刚支持,具体信息参见表:

CSS overflow-wrap新属性值anywhere 用法大全

因此目前还不适合在实际项目中使用,大家了解即可。

而且,常规的文字排版大家也不会用到这个属性,就算知道这个属性值,也不会想到使用。

注定是一个日后被人遗忘的CSS特性。

就说这么多,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个新特性。

总结

一句话新闻

Windows上运行安卓你用过了吗
在去年的5月23日,借助Intel Bridge Technology以及Intel Celadon两项技术的驱动,Intel为PC用户带来了Android On Windows(AOW)平台,并携手国内软件公司腾讯共同推出了腾讯应用宝电脑版,将Windows与安卓两大生态进行了融合,PC的使用体验随即被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